“从最早的一个小机房,到如今的四个大型数据中心,海航集团IT建设切切实实地经历了一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海南海航航空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技术服务事业部服务规划经理王世鸣对海航集团的信息化进程至今都记忆犹新,“可以说,在海航整个集团的发展过程中,IT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集团IT的源头——“海航信息”
在外界的眼光来看,顾名思义,海航集团的主营业务一定是航空运输。但是实际上,从1993年至今,海航集团的业务覆盖已经包括了航空、物流、金融、旅游、置业、商业、机场管理等等各个方面。从去年开始,物流和金融领域的营收已经占到海航总营收的一半以上。2010年,海航整个集团的收入达到了一千多亿人民币。
“海航的企业愿景和目标就是成为现代服务业的综合运营商,因此我们的口号就是‘超越式发展’。海航集团希望能够在五年内进入世界500强。”王世鸣自信地表示。在这样飞速发展的业务背景驱使下,海航集团的IT建设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在规模上,最早海航集团的机房占地面积也仅仅只有一百平米左右,也没有机架机柜和复杂的网络环境。而如今经过九年的发展,海航已经正式启用的数据中心就有3个。在这其中位于首都机场附近的北方数据中心占地面积规模达到了近1万平方米,与此同时,海航携手浪擎科技,在海南建设了南方的主力数据中心。此海航南方数据中心将是海南最大的数据中心,按照王世鸣的话说,“比电信运营商的规模还要大,标准还要高。”海航将其整体的数据中心规划起了一个名词:“两地四中心”——就是海口、北京两个地方共建设起四个数据中心,每个地方都有两个数据中心,一个用于生产,一个用于备份。
 
为什么选择浪擎?
海航技术部门根据自身业务系统特点及需求,对国内外各容灾产品及技术进行了严格的评估、测试。经过长时间的、严格的测试筛选,浪擎科技的在线式应用级容灾解决方案以其独特的应用级复制、无需恢复、在线运行、统一Web监管等创新技术以及出色的服务,赢得了海航的青睐。
浪擎科技的在线式应用级容灾解决方案以浪擎镜像系统为核心来构建。浪擎镜像系统将生产服务器上的数据实时复制到北京容灾中心的备用服务器上;当主数据库发生故障时,备用数据库可以无需恢复直接使用,从而保证业务连续运行。
 
异地容灾打造“多重防护”
为了向业务部门提供具有更高可用性的IT服务,海航信息技术管理部门提出构建统一的存储网络,形成统一、具有高可用性和高扩展性的存储架构和平台。因此,将多个业务系统包括鹏程网、决策系统、运行网、邮件及人力资源等应用系统,以及SQLServer、Oracle等业务数据整合到一体化存储系统上,同时还将部分核心应用整合到多台EXS服务器,并将各系统的存储进行整合,以进一步加强数据的安全性、可用性和系统性能,提高整个系统维护效率,降低系统维护成本及数据管理的风险。
待业务数据实现集中存储后,海航集团希望实现系统数据在异地灾备中心的异地容灾,从而提高整个数据中心及各业务系统的高可靠性。
经过对海南航空灾难恢复需求的深入分析,浪擎为海南航空设计并实施了一套具备高可用性、高稳定性和高可扩展性的容灾与业务连续性系统解决方案。在总体设计上,浪擎通过对海南航空现有的业务运营和网络铺设情况的深入调研,为用户设计了采用两地数据复制的容灾方式,实现了从海口本地到北京的远程异地容灾。
方案拓扑图如下: